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anChow

Fenix TK21, TK35全面评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充电器我没有什么研究的,就是用一般大家都用的HXY充电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详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5 16:3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觉得F应该出旋转开关的尾盖。。反正都是正向开关了,降低一点开关坏掉的概率不是更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5 16:3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Murphy定律指出:任何事情只要有出问题的可能,那它就一定会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OK,说说光通量的分析,TK35和TK21在这个环节,都有很好的表现;TK35在对比的15个手电中,其中包括7个XML的手电当中,是最亮的,达到766流明。而TK21也不差,也有483流明。
    我记得TK21官方标称的是486流明,看来很接近了。

    而我的流明换算是这样的,在相同环境下,我假设大家一致公认没有虚标的Surefire P60L,官方标称是80流明,那么我就可以从量度出来的LUX值,以80流明=720LUX,又或者说720LUX除以9等于80流明,就可以把所有的LUX值,换算为流明值了。

    当中,在换算时,我发现Surefire的另外一个标称为200流明的G2X Pro,换算出来,正正是200流明,而同样是标称200流明的Surefire LX2,更加是209流明,有多无少,看来Surefire没有虚标是真的,也更加证实这个换算方法是行的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2 1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2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箱子是什么东西。
    chenrui91 发表于 2011-5-2 23:44
    灯箱,拍照用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1 08: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3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兄弟,这又不一定,拧头调光的耐用和稳定性,说的就是螺纹和接触点,在对比双开关来说,如果说到这一栏,是没有什么优势的;螺纹会有耗损,电路板对应调光的接触点,也会有耗损而变的不稳定
    除非拧头调光不拧 ...
    ManChow 发表于 2011-5-2 11:48
    仅仅是我个人感性的猜测和个人经验的判断而已。我很期待有人做个合理的测试验证 一下这个猜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Chow 于 2011-5-4 11:08 编辑

    OK,昨晚测试了大量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发光角度、光斑、光色、有效射程、峰值光束强度、续航的计算而收集的数据。

    先来上一个半米的光斑比较,这个测试,最主要是求出每个手电的发光角度,而发光角度又会分光核发光角度、泛光发光角度和总发光角度,从中,大家就可以看见,每个手电对出光的取向。大家也可以在这个比较中,看见每个手电的光斑分布和光色的区别。

    注意,由于亮度比较,会有更科学化的数字来分析,比如有效射程、峰值光束强度、光通量等等,都会按照我先前做的ANSI标准的帖子内的标准来计算;所以,在这个光斑比较中,肉眼看见的亮度,并不等于真实的亮度,所以在亮度对比方面,不能以此为就依据。

    0.5米光斑比较
    Surefire E1B
    P1070622.JPG
    Surefire 6P KX4
    P1070623.JPG
    Surefire G2X Pro
    P1070624.JPG
    Surefire LX2
    P1070625.JPG
    Surefire C2 P60L
    P1070626.JPG
    Fenix TK12 XPG R5
    P1070627.JPG
    Fenix LD25 XPG R5
    P1070628.JPG
    Fenix LD40 XPG R5
    P1070629.JPG
    Fenix TK45 XPG R5x3
    P1070630.JPG
    Nitecore IFE2 XPG R5
    P1070631.JPG
    Sunwayman T20C XML T6
    P1070632.JPG
    Klarus XT10 XML T6
    P1070633.JPG
    Lumintop P16X XML T5
    P1070634.JPG
    Lumintop TD-15X XML T6
    P1070635.JPG
    Fenix TK21 XML S2
    P1070636.JPG
    Fenix TK35 XML T6
    P1070637.JPG
    Olight M3X XML T6
    P1070638.JPG
    Olight SR90 SST-90
    P1070640.JPG

    发光角度对比表
    发光角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Chow 于 2011-5-4 11:39 编辑

    而一米光斑还是要上的,不过,峰值光束强度和有效射程,不会根据一米光斑量出的照度数据来计算,而是会按照ANSI标准的起码两米来计算。

    标准一米光斑对比

    Surefire E1B
    P1070603.JPG
    Surefire 6P KX4
    P1070604.JPG
    Surefire G2X Pro
    P1070605.JPG
    Surefire LX2
    P1070606.JPG
    Surefire C2 P60L
    P1070607.JPG
    Fenix TK12 XPG R5
    P1070608.JPG
    Fenix LD25 XPG R5
    P1070609.JPG
    Fenix LD40 XPG R5
    P1070610.JPG
    Fenix TK45 XPG R5x3
    P1070611.JPG
    Nitecore IFE2 XPG R5
    P1070612.JPG
    Sunwayman T20C XML T6
    P1070613.JPG
    Klarus XT10 XML T6
    P1070614.JPG
    Lumintop P16X XML T5
    P1070615.JPG
    Lumintop TD-15X XML T6
    P1070616.JPG
    Fenix TK21 XML S2
    P1070617.JPG
    Fenix TK35 XML T6
    P1070618.JPG
    Olight M3X XML T6
    P1070619.JPG
    Olight SR90 SST-90
    P10706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刚才的一米光斑上错了两米的,已经修改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说发光角度的比较,是sleepnd这位兄弟提出的: 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85355&page=10#pid4119581

    我认为,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所以这次就做了这个对比

    而发光角度的计算方法,引用该位兄弟的解释,是这样的:

    可以在指定高度照向直尺, 量度直徑長度(或半徑), 使用直角三角函数就可以計出發光角度.

    例如手電高度是10CM(我是50CM), 垂直照向地下而得出8CM半徑長(直徑16CM)的光斑.

    把數字代入三角函数得出圖中 a 是38.66°, 把它乘上2就是發光角度77.32°

    tan(a) = opposite/ adjacent
    tan(a) = 8/10
           a = 38.66°
    發光角度 = 2a = 77.32°

    給大家參考一下我以前的測試, 因為我對光斑比較有要求, 所以光斑大小也是我考慮之內.
    Ray S20 R5 = 62°
    Fenix LD10 R4 = 67°
    Fenix TK12 R5 = 70°
    月亮湖R5小直= 72°
    Fenix LD25 R4 = 73°
    Olight M21 = 73°
    47 Preon1 = 8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Chow 于 2011-5-4 13:05 编辑

    两米照度对比

    根据ANSI标准,这个两米的照度读数,将会很重要,因为这个数据是用来直接计算出峰值光束强度和有效最大射程的。
    Surefire E1B
    P1070575.JPG
    Surefire 6P KX4
    P1070576.JPG
    Surefire G2X Pro
    P1070577.JPG
    Surefire LX2
    P1070578.JPG
    Surefire C2 P60L
    P1070580.JPG
    Fenix TK12 XPG R5
    P1070581.JPG
    Fenix LD25 XPG R5
    P1070582.JPG
    Fenix LD40 XPG R5
    P1070584.JPG
    Fenix TK45 XPG R5x3
    P1070586.JPG
    Nitecore IFE2 XPG R5
    P1070588.JPG
    Sunwayman T20C XML T6
    P1070589.JPG
    Klarus XT10 XML T6
    P1070590.JPG
    Lumintop P16X XML T5
    P1070593.JPG
    Lumintop TD-15X XML T6
    P1070594.JPG
    Fenix TK21 XML S2
    P1070595.JPG
    Fenix TK35 XML T6
    P1070596.JPG
    Olight M3X XML T6
    P1070598.JPG
    Olight SR90 SST-90

    P10705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7-6 09:39
  • 签到天数: 135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5-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等测评{:1_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两米照度不明白为什么图又显示不出来,我试过很多次是这样子的了,换了另外一个浏览器还是不行。

    那么晚一些看看,是不是论坛上传又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Chow 于 2011-5-4 23:31 编辑

    峰值光束强度 / 最大有效射程

    根据ANSI标准的指引:(http://www.shoudian.org/thread-186702-1-1.html),其中对峰值光束强度,及最大有效射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定义
    Place the light measuring device at a test distance of either 2 or 10 or 30 meters from the front of the surface of the lens of the device to be tested. The test distance chosen shall be at least 10 times the largest dimension of the device’s lens or output height or width.
    从该测试设备的镜片表面起算,放置照度计在距离该设备2米,或者是10米,或30米的前面,选择的测试距离,应该是起码十倍于测试设备的镜片表面最大尺寸,或者是输出高度或宽度的最大尺寸。

    Use the light measuring device to identify and record the highest indicated value.
    使用照度计去鉴定,并记录下最高的标示值。

    Measurements shall be taken 30 s to 2 min of turning on the device.
    测量须于该测试设备打开的30秒至2分钟内进行。

    计算方法
    Use the Inverse Square Law to calculate the beam distance to 0.25 lux as follows:
    使用平方反比法计算射程为0.25勒克斯如下:

    Surface light intensity x (distance)2 = peak beam intensity
    表面的光强度,乘以距离的两次方,等于峰值光束强度

    √( peak beam intensity /0.25) = Max Beam Distance
    峰值光束强度除以0.25,然后再开方,等于最大射程

    where:
    在这里:

    Surface light intensity is in lux (lx)
    表面的光强度,是以勒克斯为单位(lux)

    Distance and Max Beam Distance are in meters (m)
    距离及最大射程是以米(M)为单位

    Peak beam intensity is in candela (cd)
    峰值光束强度是以坎德拉(cd - 烛光亮度)为单位

    我用上面的两米照度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射程.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5 16:34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LED区不多见的好帖子!{:1_2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1 08: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1_2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2 08:06
  • 签到天数: 34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5-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测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14 13:50
  • 签到天数: 152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5-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团又出大作啦~~~~~~{:1_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4 11:31 , Processed in 0.231325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