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anChow

Fenix TK21, TK35全面评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26 15:3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详细测试发现LD40的综合性能还不错,特别在远射时比好几支t6都不差.如果能测试了tk11就更完美了,我手上F记的就只有这支筒.看来tk21在续航,温升,泛光,远谢等综合性能都很强{:1_268:}.心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详细测试发现LD40的综合性能还不错,特别在远射时比好几支t6都不差.如果能测试了tk11就更完美了,我手上F记的就只有这支筒.看来tk21在续航,温升,泛光,远谢等综合性能都很强{:1_268:}.心动啊! ...
    getao 发表于 2011-5-5 22:27
    您好,LD40我当其时也有做过测试的: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47486&extra=&page=1

    回头看我测试过Fenix的手电结果,我发现,Fenix手电最强的一环,就是电路,那衡流的效果,不是一般的手电品牌可以比的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TK35尾部是塑料件 还有太热了
    wo37530449 发表于 2011-5-5 23:25
    TK35尾部是塑料件我个人觉得是合理的,因为那筒身的外形,就是冲压出来的,如果不用塑料件,将会很难处理,而该部位用塑料件,也可以耐冲击。

    TK35的发热量的确是比较高的,所以才会有强制降档的设计,长时间高亮续航,确实是温度太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6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TK35尾部是塑料件我个人觉得是合理的,因为那筒身的外形,就是冲压出来的,如果不用塑料件,将会很难处理,而该部位用塑料件,也可以耐冲击。

    TK35的发热量的确是比较高的,所以才会有强制降档的设计,长时间高亮续 ...
    ManChow 发表于 2011-5-5 23:32
    你是说塑料部分还是金属部分是冲压的?
    TK35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10-21 08: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说,这照片真是拍得太好了,绝对胜过广告商的片子。{:1_268:}看贴真是一种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26 15:3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LD40我当其时也有做过测试的: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47486&extra=&page=1

    回头看我测试过Fenix的手电结果,我发现,Fenix手电最强的一环,就是电路,那衡流的效果,不是一般的手电品 ...
    ManChow 发表于 2011-5-5 23:07
    就是看了楼主那篇详测才入了LD40的,一支筒子走天下!还有tk11放在车里用用也很舒心的.十分感谢楼主这种认真无私的详测,使我等小菜鸟少走了不少弯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8-21 18:34
  • 签到天数: 31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5-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一系列评测,我只能用一个词表达:惊叹!
    你也太牛了,这才是真正的手电FANS,绝对神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來支持的. 原來發光角度已被收下{:1_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31 22:55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5-6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刚买了TK35,感觉还是挺大的,塑料尾盖有点不爽。对TK35有点担心:电路板、开关都在电池架上,如果把电池架单独拿下来装上电池再打开开关会不会短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2 1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又做了一个TK12的续航测试,供大家对比,最主要是想看看,XML的中头,和一般XPG R5中头,在亮度和续航的区别,给大家看看如何作取舍。

    我也做了一个63000 R5小直的高亮续航测试,最主要是想看,为一般发烧友认可的63000电路,恒流表现是怎么样的,和Fenix的这些恒流电路对比,又有那些方面的优势或者是缺点呢?

    让我晚些整理好再放上来,不过想先说的是,63000 R5 小直那温度。。。。。太恐怖了,最高达58度,是根本不能拿住的,不敢想象XML小直是如何可以符合一般使用要求。

    高亮续航测试

    TK12(松下29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3小时42分(222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45度(在 70 -130 分钟内)
    开始亮度:237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200分钟
    开始电流:900m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14V
    欠压提示:没有

    测试环境温度
    P1070642.JPG

    开始电压
    P1070641.JPG

    截止电压
    P1070716.JPG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TK12 Runtim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63000的恒流表现。。

    高亮续航测试

    63000小直(松下29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2小时42分(162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58度(在 160 分钟时出现)
    开始亮度:173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162分钟
    开始电流:1.3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13V
    欠压提示:没有

    63000小直
    P1070718.jpg P1070719.jpg

    开始亮度
    P1070690.JPG

    截止电压
    P1070715.JPG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630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2 1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2 1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测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一个图表,给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看到TK12,TK21,TK35和63000小直在亮度,续航和恒流的表现,从而可以看到Fenix这几个手电的电路特性,也可以自己衡量那一种手电和恒流模式是您最喜欢的。

    Feni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谈谈Fenix

    如果从综合实力上来讲,目前,在国产高端手电领域里面,Fenix这个品牌,我认为,还是手执行业牛耳的;特别是在电路上面的优势,和整体做工质量、开发实力、团队精神这几方面。

    Fenix的手电,实话说,桐油们是看着他们一步一脚印地走过来的。从品牌的建立最初期,他们的产品,我还真的看不上眼了;特别是在整体做工水准方面,比较参差,我是一看见那时候的螺纹和质量,就掉头走人的那种。但是,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快,东西是越来做的越好,这是大家都可以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在对创新方面的不断尝试,他们对这行业所做的功劳,可谓举足轻重。朗恒,在某程度上面,都已经变成是手电少林寺的代名词了。
    而我更希望的是,Fenix品牌,不用停留在和国产手电品牌来比划的层次了,特别是在“行业标准”这方面,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得放眼世界,和全世界的高端品牌来比个高下。

    我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说明,在某些方面,国产手电,我就说Fenix吧,就算他们现在的产品做工是上去了,但是,和“顶尖儿”这个名词,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如果不对自己的产品,要求再严格一点,不进。。就只能等退了。而这个方面,我明白是要花比较大的力度和决心,才可以达到的。细节决定成败,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就看有没有下这个决心的气魄了。

    在品牌当中,Fenix的产品,在外观和创新性方面,可能不是业内最强的;而产品的质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其它品牌,在下狠心做的好的时候,质量是很容易可以做的到比Fenix还要好的,光说老莫和老谢,就有这个能力。不过,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面,现在还是Fenix的强,从整体质量来考虑的话,Fenix的产品,在目前来说,肯定是最平均、质量最稳定的。

    当然,FENIX还是有犯晕的时候,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要守的住这个在市场上面的位置,就不可能要求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有宽容的心了。

    OK,品牌就说到这里,再来说说这两个型号的总结:

    TK21

    TK21,应该是FENIX的第一款 1x18650 XML手电,而她的外形,应该还是得归类到战术手电这一个范畴里面的。和早期的TK11、TK12相比,她们都是经典的战术手电外形,而TK21的外形,是要时间给市场接受的,不过在接受了之后,再加上她的表现,使用者很容易就会喜欢上TK21,而把其它目前在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抛之脑后,当中,包括我的份儿。

    TK21所标称的亮度和射程距离,在我的测试中,大家也可以看见,是一点水份也没有的,这是Fenix可取的地方。而这个U2的TK21,无论从光色或者是亮度上面来说,当您习惯了之后,您就会发觉很好使;再加上那电路的表现,代表着您不用质疑和担心,那亮度是不是暗了下来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您就可以用的更加称心了。

    当然,有朋友会问,TK21又不是同级中最亮的,体积又不是最小的,那么她的优势在那里?我只能告诉您的是,就是在测试后,产品带来给我的信心,和那输出的效果、及恒流电路所带来的表现。

    但是,和TK11、12、15比较,TK21没有了那攻击头的外形设计,我是颇有微词的。要知道,那个攻击头,除了是可以保护手电本身之外(比如手电站着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告诉您手电在放置时,还是不是亮着的。当然,我能明白,TK21是要走比较Trendy的路线,但是,就算增加像SF KX4那样的压环,也不会影响这个感觉的。

    而就讨论中谈到的筒身滚花和尾盖不同的问题,我是愿意相信,这是Fenix的对细节处理的表现,而比要我相信是QC的准则问题为好。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您会发现,尾盖那粗滚花所带来的摩擦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筒身滚花是因为设计做到比较光滑,以方便转换把持位置的话,那么这个尾盖粗滚花的功用,就是给手掌虎口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以完成整个操作的,如果尾盖是做到和筒身一样光滑的滚花,那么您就会发现,在正反手转换的时候,就很容易滑手了。

    在谈到操作方面,在这个总结中,我仍是保留我说TK21的操作方式,是比较让我失望的设计;而其它方面,比如亮度输出、光效的表现、电路的恒流效果,低压保护等等,我还是十分满意的。

    再来说说我理想的操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必须的在这里正名,这样的带侧按的操作方式,如果是和一般的拧头调光来比较的话,从整个手电的刚度,或者是方便程度来考量的话,再加上TK21那特好的侧按手感,这方面TK21是要比一定要用双手调光的手电来的方便和舒适的。而频繁正反手操作,就像您玩转筷子和转钢笔一样,习惯了就好。但是,既然有了这个侧按,为什么不把TK21的操控,做的更好呢?

    首先,加入侧按可以暂时关闭手电,我认为是有必要的,而尾开关就是一个总开关和提供战术点亮的功能,侧按暂时关闭手电,充其量就是解决一个待机电流的问题。处理方式可以是“低 - 中 - 高 - Turbo - 关”然后再从头开始;更好的做法,就是在开机的时候,长按侧按就是控制开关(在尾按是在开的情况下),而把暴闪拿走。

    而再要说的,就是那个暴闪的设置了;我始终认为,要开机之后,才能调出暴闪,是不切实际,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我还发现,TK21,如果您是先按着侧按不放,然后用尾按点亮,暴闪是可以立马被调出来的,就只差在暴闪出来之前,还是要闪一下,才出来暴闪(这个在现在要开机调出暴闪是一样的),如果能够把这一下也拿走,就关机时,长按侧按,然后点射尾按就出来暴闪,这么简单就可以了。

    TK35

    TK35,是FENIX的第一个XML手电筒,现在的定位是“双锂XML超强光手电”。她在亮度、恒流续航和便携方面,在同级手电当中,暂时是很难找的到对手的。而TK35在并排双锂的筒身设计方案,也做的很不错,CNC加工非常到位,而唯一给人有一点点遗憾的,就是必须采用那塑料的尾部处理。而从整体做工上面来说,TK35是做的非常不错的,都已经是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了。

    TK35和前期的LD40的操作方式一样,都是在尾部,以双按钮形式操作开关和调光的,开关按键支持战术点亮,而调光按键手感比较轻盈,都是比较可取的地方。

    而这两个手电,如果在体积上面来说,都是比较适合正手把持的,长时间反手握持会比较累。但是这是设计使然,习惯了就好。

    TK35碍于体积的关系,把持手感只能说是达到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说好。如果是手大的人,会比较感觉舒服一点。

    可能有朋友会质疑,TK35所标称的820流明,和我测试出来的700多流明会有出入,除了是测试的标准和环境不同之外,我相信,TK35可能要上800流明,是必须使用CR123x4才能够达到的。

    TK35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亮度外,就是那超强的恒流效果,当然,如果是强制全时间最高亮恒流续航,发热量是大的有点可怕的;所以,以时间算25分钟强制降档,就显得很有必要和合理了。

    在双锂XML手电当中,TK35的短小精悍,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不过,重量也是明摆在那里的,这就得看使用者是如何取舍和在什么场合使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4 12:46
  • 签到天数: 342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5-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TK35跟TD15X对比测试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4 16:24 , Processed in 0.241193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