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kycny

[电池] 颠覆你的物理知识,脑残出入,注意避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22:54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tcbgs 发表于 2013-8-28 20:26
    4.2v的相机锂电也有,这又怎么说?
    焊锡存在不同的型号,熔点三百多度的也有。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用接插 ...

    老外有做diy笔记本的,用的1.2v的镍氢电池并联?那么当笔记本 耗电为65瓦时,总电流=65/1.2=54安(能用一般的线吗?); 如换用的12v的电池时,电流=65/12=5.4安。其它地方你还有很多错误观点,我就不说了,再多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22:54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月来了 发表于 2013-8-28 17:23
    继续观瞻此贴

    哈哈

    你没有看到他的一些错误观点吗?没有讨论到重点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9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29 09:01
  • 签到天数: 121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8-29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1.2V直接给本子供电,还是多节镍氢先并后串,这个没说清楚。如果是1.2V直接供电,那电池端电流可就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2 09:2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8-2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质上我们一直只是谈谈日常的移动电源,手电,以及小电脑之类的产品的锂电池并联是厂家不采取并联均衡保护的。

    这本身目前就是现实,没有哪家厂家采取保护的。

    其成千上万的使用表明,这类产品中的锂电池并联可以不采取单一保护就可以的。


    现实生活中就这样,你急也没有用,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17 22:54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tcbgs 发表于 2013-8-29 04:32
    65w的笔记本是臆测出来的吧,我从来没说人家的本子65w,其实我现在回帖用的台式机都达不到你说的这个功耗 ...

    65w的笔记本是臆测出来的,目的是让你明白串联电池的好处。好处不是在上千伏电压才会体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11-25 13:37
  •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0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7A还是54A,多3倍的发热,一旦用细的线即使满载几秒也不是闹着玩的,发热是其次,电压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8-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wuqiu 发表于 2013-8-29 09:35
    65w的笔记本是臆测出来的,目的是让你明白串联电池的好处。好处不是在上千伏电压才会体现的 ...

    普通本当然没有那么高了。
    超级本才9W待机桌面,

    但是,游戏本65W功耗是入门级了,顶级移动显卡 I7四核,蓝天外星人之类高配的电源是180W.低配都是120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17 22:49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2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kjzwater 于 2013-8-29 10:01 编辑
    tcbgs 发表于 2013-8-28 20:26
    4.2v的相机锂电也有,这又怎么说?
    焊锡存在不同的型号,熔点三百多度的也有。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用接插 ...

    我以下逐条回复你:
    "4.2v的相机锂电也有,这又怎么说?"我从来没有说过4.2伏(准确说标称电压为3.6或者3.7伏)的单节锂离子电池不能用于相机。以下是我的原话“你说的不对,单反电池一般是7.2v,但实测4v就可以工作按照你的理论根本没必要用高压电池.只需要两块锂电并联即可.配容成本都可以减下去.”锂电放电平台不是在4V,而是在3.6V左右,4V以上放出的电估计不到电池容量的百分之一,不能充分利用电池的容量。所以才采用两串的7.2V电池组。”只是说单锂不适合你所举的例子中原配电池为7.2V、但实测4V能工作的单反相机而已。相机采用的电池电压高低,还得取决于机器的功率大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焊锡存在不同的型号,熔点三百多度的也有。”焊锡是有很多型号,但是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锡浆大部分为63度焊锡、或者熔点稍微高点的无铅焊锡,另外如果是双面电路板的话,第二面的焊锡熔点要比第一面的要低二三十度。很多贴片元器件对温度敏感,所以印刷电路用高温焊锡不多。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用接插件。"是可以用插接件,但是插接件和电池、电路板连接采用什么方式呢?铆接?压接?还有插接件采用什么材料呢?插接件体积要考虑吧,电路板布置时候得考虑将温度敏感的元器件远离这个最高温可能达125℃甚至200℃的电源线吧。电路板基板得考虑能长时间承受这个温度而强度能不降低吧。
    这个没啥不现实的,老外有做diy笔记本的,用的1.2v的镍氢电池并联,连的线也就一般电脑电源粗细。”这段话应该分前后两句。前面的“这个没啥不现实的”应该是回应我说的AWG20的线过14A的前提是最高温为125℃,过17A前提是最高温为200℃。这个温度应用到电池组上不现实,63度焊锡熔点是183℃。另外,锡电导率和熔点均比铜低,镀锡线的安全电流有怎么能比纯铜的高呢?.首先,得解决这根最高温度达125~200℃的电源线和电池间的隔热,目前能耐这个温度的电池不多,反正我是没见过。就算有,估计也不能用于民用笔记本上,至于军用或者航天用的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其次是外壳,这个温度普通热塑性塑料外壳估计不能用了,只能用热固性塑料或者金属陶瓷等材料。考虑到加工成本和便利性,陶瓷得淘汰。还有就是安全性,人体接触六七十度的东西就有可能烫伤,还有普通纸张、木材燃点大约130度左右,当然做过特殊处理的不算。后面的“老外有做diy笔记本的,用的1.2v的镍氢电池并联,连的线也就一般电脑电源粗细“先不考虑这个是否真实存在,在不知道该设备功率的情况下讨论所使用的电池电压、导线截面积是没有意义的。前几年有那种带全键盘的、类似于侧滑全键盘手机的掌上电脑,功率四五瓦左右。当然是使用5V电源供电的。假设该老外的笔记本是这类型的话,镍氢加电路升压到5V供电,电池端电流五六安,这个一般电脑电源的线没问题。
    还有你在187楼所说”你和我说的不是一个东西,我讨论的是实际使用中的功耗。最大功耗不用讨论,看tdp就行了。满载根本不符合实际使用,谁的cpu是一直100%的“设备的带载能力得按最高功耗设计,具体原因你可以让松下苏州电器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照明电气设备的工程师给你好好说道说道。或者咨询你们当地生产人造卫星的星载电池的西北航空中心也成。
    至于你194楼提到的耐温1000度的高温电线(电缆),确实有,而且耐温不止一千度,应用于核电站、金属冶炼车间等特殊场合。结构是最外面是不锈钢护或者钛合金套,然后是铜护套,铜护套里头是发泡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镁等绝缘体,中心是铜芯。要连接的话在连接头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铜芯焊一起填充绝缘材料、惰性气体保护下铜护套焊一起,最后把不锈钢或者钛合金护套焊一起。你觉得这个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8-2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abc175 哪家伙,脑子进水严重,
    胡言乱语老是变换论据,选择性失忆忘记自己说过的话,
    但是振振有词看似有理,虽然全是错的

    忽悠小白很在行。
    可惜是搞电子,要是搞医 疗或传 销,弄不好就是王林第二了,x冰冰 x菲都搞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17 22:49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LESLIE123 发表于 2013-8-29 09:41
    27A还是54A,多3倍的发热,一旦用细的线即使满载几秒也不是闹着玩的,发热是其次,电压降呢 ...

    如果按54A算,假设导线温度为200℃、电线截面积0.75平方毫米、电源线共长60厘米,电阻约0.022欧就是22毫欧,没有任何其他接触电阻。压降1.18V,功率为63瓦,显然不可能,估计那线得灰飞烟灭了。即使按他说的常规20-30瓦取中值25瓦的功率算,25/1.2*22=458mv,压降约0.5伏,功率约10瓦。就是说光导线消耗功率就十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17 22:49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tcbgs 发表于 2013-8-27 19:35
    查表的还是记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无错误。我认为我记忆没错。
    不同材质的线过电流当然是不一样的,AWG2 ...

    对于这个表很怀疑,假设20awg的线过17安的电流,每米压降0.63V,每米承担功率为10.7瓦,每秒温升5摄氏度以上。【铜密度8.9g/cm³,比热容0.39×10^3J/(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11-25 13:37
  •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cckjzwater 发表于 2013-8-29 10:44
    如果按54A算,假设导线温度为200℃、电线截面积0.75平方毫米、电源线共长60厘米,电阻约0.022欧就是22毫 ...

    54A得用的电缆不知道要多粗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17 22:49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2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LESLIE123 发表于 2013-8-29 12:16
    54A得用的电缆不知道要多粗了,呵呵

    估计得16平方以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11-25 13:37
  •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cckjzwater 发表于 2013-8-29 12:47
    估计得16平方以上吧。

    1v 电压 dc-dc部分mos导通都是个问题,很想看看老外的镍氢笔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17 22:49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2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LESLIE123 发表于 2013-8-29 12:52
    1v 电压 dc-dc部分mos导通都是个问题,很想看看老外的镍氢笔记本

    我也想看看这神器,不知道是不是升压后再供电的。如果是,还不如几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6 18:31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8-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电池并联内阻低的先充满然后过充,这观点稀奇。不过不同内阻的电池并联确实容易坏,以前学电源的时候老是特意强调过,电池组无论串并联都要容量内阻接近,我们用的电池组都是大电流放电的,一般是1C-2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2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7 20:46 , Processed in 0.159765 second(s), 6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