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css

[充电器] 今天刚到的七彩虹CS13000,发现1A输出和2A输出电流一样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lang 发表于 2014-4-22 20:13
    我说1A口应该设计成1.1A限流,你为什么扯到“同步整流芯片没有限流保护功能”?

    我有和你讨论过同步整流 ...

    说技术,你还差得远


    原来你设想的充电宝还不用同步升压模式

    不过,不好意思,非同步升压的IC,带限流保护的也很少。特别是可调的。

    想当然的以为充电宝该具有什么功能?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男人,
    但我肯定是,起码在这个贴子里面,我没有修改过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22 2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22 20:25
    说技术,你还差得远



    一块同步升压芯片就把你的思维框死了,你认为移动电源一定要用同步升压芯片,这才是不切实际想当然。

    你说你很懂技术,好吧,你知道为什么同步整流芯片只有截流关闭保护没有限流保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lang 发表于 2014-4-22 22:36
    一块同步升压芯片就把你的思维框死了,你认为移动电源一定要用同步升压芯片,这才是不切实际想当然。

    你 ...

    问题问的不错
    升压不限于非同步还是同步
    但无论是同步升压 还是非同步升压,拓扑是一样的Boost,仅仅是同步升压用MOS代替二极管降低损耗而已


    你认为非同步升压有什么特性,能在3V升5V场合下还优于同步升压?
    要对负载限流,在负载回路串电阻通过运放实现电流环就行了
    主要问题是 这种boost拓扑,即使主功率管关闭, 电池通过电感和二极管(或MOS)后直通负载,---------导致无法全范围恒流
    所以现在这些SOP8/DFNxx小封装基本不做电流环,引脚也不够用。

    不要老是假象一些故障现象,什么过流故障
    如果负载故障变成1欧左右,电池电压3.6V 通过电感二极管直通负载,你有什么办法恒流1.xA?

    这时候,关闭输出是重要保障
    非同步升压还无法关断呢,必需外挂PMOS来实现关断保护
    同步升压还可以通过特殊的PMOS结构实现真关断。例如G5177,

    如果单考虑手机充电场合,在手机正常的情况下,Vout都是大于Vbat才会有负载电流,可以实现这样一定程度的限流,
    ACT280x就是这种技术,电压低于某值后关闭输出,好像叫折返式截流


    Buck降压电路为什么可以很容易实现限流呢?
    因为buck上管电流和负载电流是同比相近的,可以通过镜像电流实现无损电流检测

    就连线性充电IC TP4056也有类似技术实现限流,外部电阻还能调节电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2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23 09:31
    问题问的不错
    升压不限于非同步还是同步
    但无论是同步升压 还是非同步升压,拓扑是一样的Boost,仅仅是同 ...

    我没说要全范围恒流。
    没错,BOOST输出电压被大负载拉低到接近电池电压就无法工作了,你说的电流环就失控了,负载的等效电阻只有1欧姆(或小于)的情况下串个自恢复保险丝就搞定了。

    同步升压确实可以不增加成本、不降低效率“切断输出回路”,我从没有贬低过同步升压。

    性能上非同步升压没啥优势,其实在移动电源里同步整流也没啥大优势。事实是同步整流在商品化的移动电源里很少见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lang 发表于 2014-4-23 12:09
    我没说要全范围恒流。
    没错,BOOST输出电压被大负载拉低到接近电池电压就无法工作了,你说的电流环就失控 ...

    既然无法防范这种极端故障情况,那么1.1A限流意义有多大?关闭保护倒是必需和可行的

    btw

    事实是同步整流在商品化的移动电源里很少见到


    不知道事实上如何少见法?
    高端BQ24195 ,低端ETA9365 中端 G5177 SY7066 中端略高ACT280x MP263x ,
    小米 联想 七彩虹  TP LINK


    同步整流IC化后,成本比 非同步升压+NMOS+肖特基 高不了多少,同频率下体积上有优势,升高频率优势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2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L555T_007 发表于 2014-4-23 12:19
    既然无法防范这种极端故障情况,那么1.1A限流意义有多大?关闭保护倒是必需和可行的

    btw

    1A口1.1A限流当然有意义,能让输出功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部分手机如果电源不限流会造成电源管理芯片热击穿,例如摩托罗拉。我坚持认为移动电源要能适应各种类型的负载。
    你说的“关闭保护”的阀值是2.XA  意味着1A口输出电流要到达2.XA才会切断输出,这还能保护外接设备吗?只能保护自己不烧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小米 联想 七彩虹 TP LINK的市场份额不大吧?"少见"并无不妥。
    以后同步升压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但是没有限流、只有“大电流关闭输出”模式的产品我是不会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1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lang 发表于 2014-4-23 13:40
    另外,小米 联想 七彩虹 TP LINK的市场份额不大吧?"少见"并无不妥。
    以后同步升压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但是 ...

    实际带1a口1.x限流的最高2a输出充电宝罕见,你买了那一款?

    你的说法是5v2a电源(过流2.
    xa)不建议用于1a手机充电?

    或者说220v插座接小夜灯要加10ma的保险丝?
    为各种意外的可能故障提供高安全保护?

    如果按比例,对比tb上各种山寨充电宝,用同步升压的确实少见

    同理,对比手机产量,那么苹果机也是少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9: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的空闲解答下问题吧,1A的短接口是来接安卓的手机或者平板的,那这个2A的口是用来接哪一类设备的?水果专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6 08: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un518 发表于 2014-4-23 17:56
    讨论的空闲解答下问题吧,1A的短接口是来接安卓的手机或者平板的,那这个2A的口是用来接哪一类设备的?水果 ...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2A口是苹果2.1A识别,但相当一部分安卓手机支持这个模式。



    1A/2A是不得已的区分使用。

    改2个电阻 苹果2.4A短接合一 (或自动识别IC),那就随便接,苹果1A/2.4A/三星2A/安卓1A全兼容,设备自动进入最大充电电流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5 23:20 , Processed in 0.143756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