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ssa2000

LED高显色测试结果公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sa2000 于 2015-11-23 09:06 编辑

    a.物质反射
    我在主观上感觉低色温有利于穿透(当然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白炽VSLED,再有就是低色温高显色的LED也感觉比冷光LED来得穿透力强),但之前所看到的理论并不支持色温或波长对穿透力的影响。于是我就想,原因是否出在物体反射与人眼识别上?
    下图是百度上某人用设备做出的红黄蓝纸片的反射率,其中有一条白线是我大意草勾的三色平均反射率。同时我们想像一下户外看到是什么?树枝(褐)、树叶(黄+蓝=绿)、岩石、泥土,或者说主要是绿色(树叶)、褐色(泥土、树枝部分岩石)、灰色(部分岩石),结合树叶本身比较反光(或许是叶腊),最难识别的主要集中于褐色系的一些物体(树杆树干、泥土地表、深色岩石),而如果光源中含有更多的红黄色大波长、低色温光,更有利于我们识别?

    解释:色彩的识别,或者说色彩的区分,和显色性有关系但又不完全一致,或者说不完全成正比关系。我认为是完全独立于显色性、立体感、穿透力之外的一个指标。依据就是在显色性100的日光照射下,某一些颜色识别区分并不如低显色指数的LED照射下的明显。可l能有人会说,日光是100显色指数,如果LED的色彩反映出来的颜色虽然比日光容易辨别,但是只能说你LED照出来的颜色失真。那么我要说,本来把日光定义为显色指数100,那只是人为假设的标准,或者说是一个参照而已。如果我们把某款LED的显色定为100,那么我同样可以说你日光的显色失真。所以这是一个参考值而已。其实日光也经过大气环境的过滤,有一些光谱段也缺失了,估计这个范围的颜色区别就会比较困难。

    你可以看下这个帖子,里面有一些色彩,T63C  LED就比日光更容易辨识和区分:
    http://www.shoudian.org/thread-292712-1-1.html。还有一个是照射各种颜色电线的,一下子还找不到帖子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上面这个帖子发现楼主对很多概念性的东西理解的好混乱啊

    点评

    没经过系统学习是这样的啦,将就看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2 22:57
    看到上面这个帖子发现楼主对很多概念性的东西理解的好混乱啊

    没经过系统学习是这样的啦,将就看看吧

    点评

    好吧,你继续。通过前面的解释发言,感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远不及前面timwamg深刻,对显色性指数这个物理概念还没有彻底理解,后面的那些就不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2 22:43
    先别高兴,红光穿透性好只适合用于做信号灯这样光源正对着你的场合,光的穿透性只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长 ...

    俺只是说在雨雾灰尘干扰大的情况下,估计同样的亮度,红光手电还是会比白光穿透力好,至少能看见,至于效果比如显色什么的甭提了。不过这种情况下,估计看见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

    有机会你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单色红光的照明效果,不用等到雨雾这样的天气,平时就可以,看看你理解的穿透性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2 2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2 23:06
    没经过系统学习是这样的啦,将就看看吧

    好吧,你继续。通过前面的解释发言,感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远不及前面timwamg深刻,对显色性指数这个物理概念还没有彻底理解,后面的那些就不说了。

    点评

    完全有可能。你们对显色感兴趣,了解当然会深。而我真的是不感兴趣,所以只是以我的经验来理解而已,但多数为我自己的思考,加以推测。我并不太注重概念什么的理解了,我只要的是推测的过程有依据和符合一定的逻辑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2 2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2 23:12
    俺只是说在雨雾灰尘干扰大的情况下,估计同样的亮度,红光手电还是会比白光穿透力好,至少能看见,至于效 ...

    有机会你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单色红光的照明效果,不用等到雨雾这样的天气,平时就可以,看看你理解的穿透性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点评

    我知道你说的是让别人看见而不是自己。但是讨论穿透力就是这样了,如果你要加入眼睛敏感度,那么这个指标就受到干扰了。否则怎么表述?哪种光穿透力好而且眼睛接受最敏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2 23:16
    好吧,你继续。通过前面的解释发言,感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远不及前面timwamg深刻,对显色性指数这个 ...

    完全有可能。你们对显色感兴趣,了解当然会深。而我真的是不感兴趣,所以只是以我的经验来理解而已,但多数为我自己的思考,加以推测。我并不太注重概念什么的理解了,我只要的是推测的过程有依据和符合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了。至于结论是否正确,自己去辨别分析。不同意见也可以说出来大家推敲一下,思考本身就是快乐的。

    点评

    有机会理论结合实践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很多理论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没有确凿的实验证明它完全错误,并被新的理论所代替,就还有它存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sa2000 于 2015-11-22 23:58 编辑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2 23:22
    有机会你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单色红光的照明效果,不用等到雨雾这样的天气,平时就可以,看看你理解的穿透性 ...

    我知道你说的是让别人看见而不是自己。但是讨论穿透力就是这样了,如果你要加入眼睛敏感度,那么这个指标就受到干扰了。否则怎么表述?哪种光穿透力好而且眼睛接受最敏感?这样讨论的就变成了两个指标了。

    点评

    最好回到白光范畴讨论这个问题,只就白炽灯与LED之间的穿透性差异进行讨论,前面已经引入信噪比这个概念,我认为是个好的开始。很多人的实践经验是在雨雾天气白炽灯有压倒性的优势,但那些对此并没有说清楚LED的色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3 0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2 2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2 23:28
    完全有可能。你们对显色感兴趣,了解当然会深。而我真的是不感兴趣,所以只是以我的经验来理解而已,但多 ...

    有机会理论结合实践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很多理论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没有确凿的实验证明它完全错误,并被新的理论所代替,就还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要轻易挑战了理论性的东西,除非你完全读懂,并能证明它是错误的。

    点评

    那个是专家证明不准确的了,已经有定论,不是我推翻的,我没那么强大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2 23: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2 23:44
    有机会理论结合实践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很多理论 ...

    那个是专家证明不准确的了,已经有定论,不是我推翻的,我没那么强大吧

    点评

    旧标准没有废除之前它会依然有效,所有产品必须要按旧标准来生产标注,等新标准出来再学习讨论新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3 0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3 0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2 23:38
    我知道你说的是让别人看见而不是自己。但是讨论穿透力就是这样了,如果你要加入眼睛敏感度,那么这个指标 ...

    最好回到白光范畴讨论这个问题,只就白炽灯与LED之间的穿透性差异进行讨论,前面已经引入信噪比这个概念,我认为是个好的开始。很多人的实践经验是在雨雾天气白炽灯有压倒性的优势,但那些对此并没有说清楚LED的色温。白炽灯与LED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否可以导致穿透性的不同,确实可以拿来讨论。实践的结果能用理论去分析说明会更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3 0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dman 于 2015-11-23 00:09 编辑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2 23:50
    那个是专家证明不准确的了,已经有定论,不是我推翻的,我没那么强大吧
    ...


    现行标准没有废除之前它会依然有效,所有产品必须要按现行标准来生产标注,等新标准出来再学习讨论新标准。

    点评

    当然,可我们也要正视现行标准有不准确的一方面。有时候我也觉得白炽灯看东西比较实,清楚。而以荧光技术的发光光源,包括光管、节能灯、led之类看东西会有模糊、虚、粉的感觉,但有时候又觉得差不多。这种感觉太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3 0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badman 发表于 2015-11-23 00:08
    现行标准没有废除之前它会依然有效,所有产品必须要按现行标准来生产标注,等新标准出来再学习讨论新标准 ...

    当然,可我们也要正视现行标准有不准确的一方面。有时候我也觉得白炽灯看东西比较实,清楚。而以荧光技术的发光光源,包括光管、节能灯、led之类看东西会有模糊、虚、粉的感觉,但有时候又觉得差不多。这种感觉太主观,目前估计没有仪器可以做这方面的测量,甚至这属于哪种指标都没有理论可循。

    睡了,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9-3 11:04
  • 签到天数: 15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23 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颜色是相对的,并不绝对。每个人的色感都不同。所谓的标准只是一个参考值。现实是以每个人的眼睛为准。有人觉得黄鹤楼是顶级口味,有人觉得万宝路是顶级口味,事实是不具有可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3 0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dman 于 2015-11-23 07:03 编辑

    标准就是标准,每项标准都有着严格而且具体的定义和量化检测指标,正是有了标准,信息传递交流才能更加方便准确,执行同一标准的产品之间才具有了可比性,这与人的口味不同,口味这个概念牵扯的因素太多目前还不能够被量化评判。
    回到颜色,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十分了解,如果从事或了解印刷及服装设计加工等对颜色有严格要求的行业,就会知道每一种颜色都有严格的定义,色卡的编号可能是你描述颜色的最准确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如果大家都使用标准色卡来描述颜色,就不容易出现在网上买了件衣服,到手才发现颜色与在电脑上看到不一样这样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光的穿透力和眼睛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指光穿透雨雾的能力,所以和别人看还是自己看,还有瞳孔大小都无关系,波长和散射决定了一切。但是在使用中,瞳孔对光的感知却又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可为什么相当多的筒友认为雨雾天泡子筒比led穿透力好?是因为使用了不同色温的筒子对比得出的结论还是另有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3 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传统意义光的穿透力是以发射和接收光的强度作为评判标准的,并不牵扯人眼的视觉特点和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和反射能力,但以人眼观察为目的的光源选择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既然穿透力这个词会引起人的误解,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透射观察能力,先统一下概念避免跑题,后面的讨论就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这样讨论起来会更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20:4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条件做严格的试验,我们也只能在这里天马行空各种瞎猜了

    点评

    定量分析可能做不到,但定性的讨论可以进行下去,所话说理不辩不清。从前面timwang的描述:“一旦下雪、起雾、或者横风吹雨,那种感觉就很糟糕,是那种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感觉,本身就感觉光的穿透力弱,眼前的漫反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3 15:44
    膜拜大神,膜拜砖家,膜拜壳研,膜拜天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3 09: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2 14:10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11-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3 09:13
    没有条件做严格的试验,我们也只能在这里天马行空各种瞎猜了

    膜拜大神,膜拜砖家,膜拜壳研,膜拜天朝!{:3_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3 06:16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1-2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assa2000 发表于 2015-11-23 09:13
    没有条件做严格的试验,我们也只能在这里天马行空各种瞎猜了

    定量分析可能做不到,但定性的讨论可以进行下去,所话说理不辩不清。从前面timwang的描述:“一旦下雪、起雾、或者横风吹雨,那种感觉就很糟糕,是那种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感觉,本身就感觉光的穿透力弱,眼前的漫反射反而形成了一层白色的光障,更难看清远处。”中可以判断是高色温的led产品,中低色温不会是白茫茫的感觉,用高色温的led光源与白炽灯对比得到的结果,套用在所有led产品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就像前段时间很多人喜欢日亚219 4500k的光色并归结为是显指高的结果,现在不同色温的219高显指产品已经不难买到,相信很多人实际使用后对高显指的特点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点评

    扯句闲话.正如前面说的,理性的严谨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思考是为了搞清楚问题,避免"思而不学则罔",就是自己困惑半天还是没搞懂.但回过来,干嘛起弄清楚这个,有可能是个感性的\非量化的基本需求,比如我个人对显色性关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09: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5-18 08:52 , Processed in 0.145917 second(s), 6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