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64|回复: 85

【SWORKS】新人测评第二弹,雷明小直ED1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7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5-1-26 00:19 编辑

目录
1楼 目录,整体外观欣赏
2楼 外形尺寸和重量测量
3楼 内部细节
4楼 厂方描述与数据
5楼 光斑与一米照度值
6楼 户外夜摄
7楼 高亮输出曲线(续航)
8楼 综合使用心得,建议与意见

整体外观欣赏
       先上几张神秘的图{:1_303:}
LM1.jpg

LM2.jpg
真实面目.....
ed1.jpg

         筒身做工细腻,字体清晰,氧化层很有质感,整体朴实而不**份。滚花很密,沟槽很深,摸上去很粗糙,有点像锉刀的感觉,本人很喜欢这种手感,摩擦力足够。小小的EDC,竟然还配了攻击头,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尾部设计,别出心裁,下面会看到。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14:11 编辑

外形尺寸和重量测量:
         筒身长100.70mm,头部直径21.44mm,尾部直径21.44mm(没有打错,它就是这么直),筒身最大直径22.38mm。空筒重57g,要是筒身不那么厚的话,可以进一步轻量化。

长100.70mm

长100.70mm


57g

57g

         这个长度,握在手上,一手基本可以完全抓住。放入一般运动裤口袋,可以横着趟在口袋底部,不易掉出,直径小,不会鼓出来太多。重量方面,加上电池的重量,不会超过90g,放在口袋里不会有荡来荡去的感觉。夹在腰上,基本没有什么感觉。ED15的大小非常适合ED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10 23:18 编辑

内部细节:
          拧开筒身,露出螺纹,矩形螺纹(之前说成是三角的了,更正下,因为螺纹较窄,误以为是尖头的了),需要螺纹导电,因此没有做氧化,拧开的时候,不均匀的摩擦感还是有的,没有氧化过的螺纹那种顺滑感,螺纹看上去也不细腻O圈的阻力适中。
螺纹
螺纹.jpg
正极有物理防反接
内3.jpg
筒身很厚实,负极弹簧很长
弹簧.jpg
黄水,很满很亮很完整
LM4.jpg
尾部花瓣设计,按钮藏得有点深,没有顶到胶套内部,按下去的感觉又有点浅,可能是我习惯了战术点亮的尾部按钮。
尾部.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03:43 编辑

厂方描述与数据:
★使用1CREE XM-L2 T6 LED,寿命长达50,000小时
★尾部电源开关*1
★特色:
1)尺寸小
2)超亮5号电池手电筒
3种亮度模式:
  低亮、中亮、高亮;
3种闪烁模式:
  爆闪、慢闪、超慢闪
★输出与续航:
  低亮模式:2流明(100小时);中亮模式:35流明(10小时);高亮模式:220流明(1.3小时);
  爆闪模式:220流明(2.6小时);慢闪模式:220流明(2.6小时);超慢闪模式:220流明(26小时);
★有效射程达51
★使用1AA电池(不可以使用14500电池)
★工作电压:0.9~2.7
★恒流电路,亮度恒定
长度:100.2毫米
★直径:21.9毫米
★重量:60克(不含电池)
★采用航天级铝合金制造
★表面阳极硬质氧化
IPX-8级防水
数据.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03:37 编辑

光斑与一米照度
       色温白中略带黄,比手中st2c的要黄一点,个人喜欢偏黄一点的,具体哪个色温菜鸟暂不定义。泛光很大,光斑柔和,小直的特点,中心光斑外圈有一圈绿晕,再往外,有一圈暗区,到边缘又亮一点,用xml2的灯珠,主光斑边缘貌似都有一层绿晕,ED15的症状算很轻了,肉眼看不明显,相机拍出来有一点。
光斑1.jpg
光斑2.jpg
光斑3.jpg
下面是一米照度测量,ED15高亮标称220lm,st2c中亮标称238lm,两筒泛光大小近似,顺便pk一下,相机参数一致
ED15高亮,一米照度970lux
ed一米照度.jpg
ST2c中亮,一米照度1250lux
st一米照度.jpg
       直射照度肉眼感觉不明显,实测差距也不算大,下面是反射照度
ED15高亮,反射照度4.1lux
ed反射照度.jpg
ST2c中亮,反射照度也是4.1lux
st反射照度.jpg
      反射照度竟然相同,看来ED15标称的220lm还是挺给力的,另外注意到,相比之下,ED15反射回来的光“黄”很多,这种感觉大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03:39 编辑

户外夜射:
         每次户外夜摄都要先吐口水,这小树林蚊子虫子太多了,我的st2c立在石头上还倒了一次,花了点,心疼死......
      作为小直,EDC,亮度要求不能太高,主要以20米内照明为主,由于各档位拍摄时相机参数保持一致,故2lm低亮档拍不到图像,但其实2lm能略微照亮5米外的树。下面是5米距离测试:
环境亮度:
环境亮度.jpg
低亮2lm:
低亮2lm.jpg
中亮35lm:
中亮35lm.jpg
高亮220lm:
高亮220lm.jpg
下面用ED15高亮档与ST2c的中亮档(厂方数据238lm)对比,上为ED15高亮,下为ST2c中亮,此次对比确实不分伯仲.....
对比ED15.jpg 对比ST.jpg
下面是ED15高亮夜摄,距离正前方树的距离约25米
环境亮度:
环境亮度2.jpg
ED15高亮:
高亮.jpg
       值得注意的是,ED15作为EDC,中亮档亮度设置我非常欣赏,走路照明一流,照脚下不会太亮刺眼,也不会太暗看不见路面细节,随便拍两张照在土地上的感觉,照片已经尽量模仿真实情况下人眼对亮度的感受。
ED15中亮1.5米地面:
脚下.jpg
ED15中亮3米地面:
3米.jpg
       本人非常喜欢ED15的中亮档亮度,兼顾续航,加上良好的泛光,走夜路一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22:38 编辑

续航与高亮输出曲线:
      本次测试采用FUJI  2300mAh AA电池,满电电压1.38V,测试终了电压0.99V,采样频率为每分钟记录一次,纵坐标为以开启亮度为100%的输出百分比,横坐标为时间。
高亮输出.jpg
      有图可得,高亮3分钟自动降档,降至原始亮度60%,后缓慢下降。厂方数据给出高亮续航时间为1.3h,不知厂方怎么定义测试终止点,从本次测试来看,1.3h的续航还是挺保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9 12:57 编辑

使用心得,建议与意见
           最后谈谈到手几天使用感受。
       首先,要肯定的是ED15的用料和做工,拿在手里把玩很有质感,筒身质感是很多筒友非常看重的。氧化很好,几次小磕碰都没留下痕迹。光杯看上去非常平整光亮,xml2灯珠,镜片镀膜,花瓣形尾部,别看身形小巧,用料一点也不含糊。
       其次,ED15体积小巧,重量控制得也不错,很方便携带,无论是放在口袋或放在包里,都不会感觉累赘。握在手中,很粘手,大小也合适。
       再是,个人认为,ED15亮度设置比较合理,高亮220lm加上爆闪,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中亮35lm非常适合徒步,配合尾部倒立功能,当台灯也不错。低亮2lm可提供阅读照明。xml2灯珠偏黄的色温使人眼易于接受。高光效灯珠配合优秀的光杯和镜片,使这只使用AA电池的EDC在亮度和续航上取得良好的平衡。
      调光方式方面,ED15采用尾部轻触调光的调光方式,简单有效,实际使用很灵敏,而且采用由低亮到高高亮的循环,避免了之前ST2c测评帖中所说由高亮到低亮的弊端,黑暗环境中容易被瞬间产生的高亮亮瞎。拧头爆闪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不快捷,但是爆闪毕竟少用,就不评价了。另外说明书上说电路没有记忆,关机2秒后再开回到低亮模式,可我这个ED15有记忆,关了再开还是同一档。
      下面说说本人认为ED15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尾部虽然支持倒立,但是太不稳了,轻轻一碰就倒,相比之下,头部朝下立在桌子上,就稳妥很多,虽然尾部直径跟头部直径是完全一样的,加上去掉抱夹后(本人比较讨厌抱夹,勿喷),筒身几乎没有防滚能力,很多时候竖着放怕倒横着放怕滚,略显蛋疼,不过这应该是小直的通病。然后是螺纹,感觉不够顺滑,三角螺纹的咬合感也略差,有点掉档次。最后两点,算是挑刺的,纸盒加塑料托的包装有点不上档次,尾部开关手感一般,按起来不太有欲望.....
      总的来说,ED15是一只非常称职的EDC,朴实的外表下,有着深厚的功力,整体设计简单,注重实用,是我欣赏的好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ssdgfgdree 于 2013-6-10 19:12 编辑

注意此筒不能用14500电池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7 00:43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6-7 0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7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11 11:47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6-7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不错  关键是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2 08:06
  • 签到天数: 34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6-7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够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4 14:1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6-8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怎麼都有些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zxc123 发表于 2013-6-8 01:39
    照片怎麼都有些暗

    不怎么会打光,为了背景不杂,垫了黑色背景,本来想找白背景的找不到,吸光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了,自己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滚的话,可以用塑料扎带穿个小钥匙圈扎住尾部那圈凹槽,穿手绳也比较方便

    用了段时间。优点lz说完了,只说缺点:

    抱夹开口处太翘了,握着咯手

    中筒太厚,本可以更薄更轻些

    倒立是渣渣
    我认为所谓兼顾倒立和手感实则两不靠的双U缺口尾盖是手电设计的一股歪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1_2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粽子 发表于 2013-6-9 11:33
    防滚的话,可以用塑料扎带穿个小钥匙圈扎住尾部那圈凹槽,穿手绳也比较方便

    用了段时间。优点lz说完了,只 ...

    筒身确实可以再薄些,像S10基本都在50g以内了
    最后一点太认同了,双U缺口确实没给到多大的便利性,反而添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4 05:29 , Processed in 0.248880 second(s), 6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