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38|回复: 46

[其他DIY] 还是高清HOT。。。接下来讲一讲自制测流电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本帖最后由 ngfnf 于 2010-12-8 16:11 编辑

因为是大图,论坛图片大小限制了,所以用的是外链。。。现在估计被禁用了。大家用鼠标中间滚轮点击本页所有移动图标再刷新本页 就可以了 大家将就着看吧。



那啥,屁话不多说了,直奔主题了,大家坐稳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取一段导线,根据之前实测数据 每米在96毫欧左右,想要把电阻控制在10毫欧,换算实际长度应该为:每1厘米约合0.96毫欧,10÷0.96=10.4CM,我截了10.5CM做采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3939645[1].jpg


完工的样子,其实也很简单的,关键是在于测量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实际测阻了,应该初中的伏安法就能得出。R=U÷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左边表为电流值,右边表为此段导线在1.005A的压降值。R=U÷I换算得出    10.5÷1005≈0.01044欧姆=10.44毫欧

此时室温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猜猜接下来干啥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冰镇导线,打个哆嗦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是冻到一半的样子,里面还有水流动。
~~~~
修成正果了{:1_217:} 下面的SCSI硬盘电路板表示鸭梨不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温度稳定下来了,在-4.7℃左右。
特写来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实测-4.7℃左右时导线的电阻率了,有点兴奋,虽然没钱用液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是还没通电时的情况。左边表是测量这段导线压降电压的,右边的是测电流的。

通电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找了部计算器算了下,阻值为最左边划红线的数值,比室温低了0.9毫欧。。。

已经完成使命了,化了吧,阿弥陀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能发不起了,我2楼接着发,是关于实际使用以及是否可行的观点,仅仅是个人观点,轻拍。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gfnf 于 2010-11-3 21:37 编辑

继续。。。
说说实际应用吧。。。。低压差的电流值测量,我想用这个就比有些表笔or表内阻很大的测法要”准“的多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充电池电压在3.78V左右,电量在35~40%左右
测试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左表测的是1A 4057充电板子输入端电流,右边是通过电池端接入的这段测流线所得到的压降。根据之前1L,室温下测得这段导线的电阻率为10.44毫欧,所得这段导线给我表示的电流值为9.3÷10.44≈890毫安电流值,同时与左边有约8mA的误差,但这8mA包括了 并联在这个板子上的红色led所用的电流值,这个说明下;同时还有温度差异(这个可以无视了,只要温差不是很大)。实际误差率为+-0.907%这个值我想应该不适合发烧的xd们的。
~~~~~~~~~~~~~~~~~~~~~~~~~~~~~~~~~~~~~~~~~~~~~~~~~~~~~~~~~~~~~~~~~~~~~~~~~~~~~~~~~~~~~~~~~~~~~~~~~~~~~~~~~~~~~~~
继续说下之前论坛很多人发帖问测4057/4056等其他芯片怎么测出来电流值很小的原因,之前大家都说了。不过实物对比很少。
来了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就是大家用的最多的测法,直接串表测电池输入端,具体视表和表笔质量情况,反应杯具程度。

nex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去掉表笔线,情况有所好转。PS:我表笔线改过的,还是这么LJ 5555555555555555555


回来了简短总结和注意事项,

1:自制的毕竟是自制的,精度是直接与你的测试用的表和你的调试经验都有关系的,2者缺一不可。一般正常自制出来的,排除接触上的电阻,正常范围应该是+-1%左右,换句话说,实际1A电流,可能会有+-0.01A,也就是10mA左右的误差。

2:但是变换季节或者温差存在很大差异时需要根据当前环境,重新通过V、A法测试测流导线的导阻。依据之前实测数据 1:室温17℃时导阻为10.44毫欧;2:冰冻零下4.7℃时导阻为9.55毫欧。2者只差为0.89毫欧,差率为8.5%。所以温差很大情况下需要重新测试并定义导阻,或者找个密闭盒子彻底封起来,并且尽量避免高温差。

3:材料成本很低,只有几毛,任何导线都可以,哪怕是铁的。只要你有设备,精度越高自己整出来的测流线也相对越准。这个年代很多东西成本很低,价格高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卖个精度。精度从哪来? 技术+装备。。。。。。。。
完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7 23:26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11-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4 10:3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凳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1 12:1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11-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超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改用DIY的表笔测电流.
    http://www.shoudian.org/thread-106950-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6-26 11:42
  • 签到天数: 8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1-3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强,要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6-15 08:48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人一个 {:1_260:}

    LZ用的这个线是啥类型? 镀银特氟龙? 一般人也没有这DX啊,还得去网购一根 {:1_2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8 15:4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一定要顶,正准备做采样电阻呢,学习了~~~~~~{:1_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8 15:4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1-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温度系数测试内容,很全面哦,顺便请教,在理想环境前提下,就是不考虑电阻功率等因素,任何材质的电阻阻值是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和电流及电压无关?1mA和100A,对电阻的阻值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一个一个回,写也写的差不多了,其实没啥高科技的,就是初中用的伏安法,如果还不懂的话,自行百度google了。

    回5楼:未来不是梦。。。。。
    回6楼:其实市面成品也有,分流器一个。不过我喜欢自己整。
    回8楼:事先测得1米长度,再用伏安法测得数值,再对比厂家给我的技术参数。
    回11楼:这个没啥研究了。。。
    回13楼:任何线都ok,我只是随便拿了段我最常用的。
    回15楼:关于温度系数,我其实只实测了2个温度条件下的数据,不是很全面的。后面这个问题我没大听懂,但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而且需要根据被测电流用电器判断电流大小,再灵活使用测流线的阻值大小的。不如只有mA电流大小的用电器你上个10毫欧的测流线或者分流器这样的,除非你表的位数够给力,一般是有心无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下,上述对直流ok的,交流我没条件试,可能会有其他因素,霍尔现象不知道会不会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液氮很便宜,1升不到10元钱。如果没钱买千元的液氮罐,普通的塑料泡沫盒子效果不比小型专业的液氮罐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8 15:4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11-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5楼:关于温度系数,我其实只实测了2个温度条件下的数据,不是很全面的。后面这个问题我没大听懂,但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而且需要根据被测电流用电器判断电流大小,再灵活使用测流线的阻值大小的。不如只有mA电流大小的用电器你上个10毫欧的测流线或者分流器这样的,除非你表的位数够给力,一般是有心无力的。ngfnf 发表于 2010-11-3 21:49

    呃。。。是俺没表述清楚,那俩问号问的是一个问题,俺想请教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不考虑温度的前提下,无论通过的电流是1mA或者100A对电阻本身的阻值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因为电流太大导致了电阻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6 18:31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11-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线是不适合做取样电阻的,原因就是温漂。楼主的实验很好玩{:1_217:}最后一张图不是表笔的影响而是线阻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7 02:15 , Processed in 0.224372 second(s), 6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