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uns

[精品文章] 宣布俺的SL4 LED 手电的设计定稿参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7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sun:很长时间没来SL4 LED怎么样了,工业样品总有了吧,时间可不短了,佩服你的毅力和严谨程度,到时候出了样品别忘了通知一下我呀!(我说过要自费参加测试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参预自费测试,但SUNS兄要告知费用先,好有个准备呢: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电坛版主,
不知道您老听没听说过花生壳这个东西,手电坛是不是可以用花生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5 20:47
  • 签到天数: 73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2-9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个什么东西?可以发短消息告诉我,或者去自由讨论发贴,请不要跑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新来的,也不是手电发烧友(但这几天一直在这里逛悠,好象中毒了)。这贴我是一口气将19页回复全看完了,我太佩服SUNS了,真是TNND高人啊~~~~批量生产的时候别忘给我也留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6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ding吧,可别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LED厂商邮寄来的1W LED了。


    简单测试结果:


    1、聚光角度的确达到了15度;


    2、还是由于对不同波长折射率不同的原因,光斑中间是蓝色的,四周是黄色的;


    3、由于高度汇聚,光斑投射在墙上是四方形的,而且能看出,这个1W LED是由3*4颗小LED组成的,这些个小LED在主光斑中构成了3*4的蓝色点阵,非常明显;


    4、发光强度不够,明显地低于ARC LSH-P,估计为12-13流明。


    5、有两个规格,大的类似LS HD的尺寸、为六角形,自身有足够的散热片;小 的体积较小,大约为8*11mm。


    厂商研发部经理在电话中和我说,下周等我的电话,以根据我的测试意见进一步改进LED模具设计,以改善1W LED的性能。


    看来是耗上了。再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2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这个1W的LED不怎么样啊!只有12~13流明,大概还没到1W?看来与国外的产品有一定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流明数,详细情况是这样的;厂商数据手册标明,在IF 200mA时候,Typ. 10 lm;推测在350mA时候应当在16-18lm之间。厂方工程师称,在实验室中样品测试新品都在20lm以上。但是因为新品还没有经过足够长时间老化稳定,所以没有敢标称20lm at 350mA。



    我没有专门的测试仪器,所以是用肉眼对比LSH-P的这个1W LED样品光斑推测的。LSH-P是新电池,另完颜色比样品纯正,这个误差肯定很大,没有数值依据。不过,主观感觉样品LED比LSH-P暗是确实的。


    就这个封装样品,还是在台湾制造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1 18:56: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2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追求完美,当然还有商品价格和定位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考虑的:


    1、的确要考虑定位,不过也要有高些的要求,        LED太差的表现对烧手电的人来讲,是不能容忍的,我对这个样品LED最不满意的,是光斑中心偏蓝,以及感觉亮度不够高。因为手电要分高低亮度档,如果最高亮度不够高,高低档亮度差别就不明显,分档也就没意义了。


    2、我现在DIY手电,不单纯是为了得到一个手电(要是那样,花钱去买不就得了),而是DIY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一步步完善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没有订购s2k LS的1W LED。



    主要考虑国外LED来源不容易、并且价格太高,自己买少数几个玩玩还行,量产后供货和成本难于控制。加上与我合作的LED厂方配合积极、技术实力也较强(比如这次小角度产品,从协商试制到出样40天),所以我期望这家厂商产品,在技术性能和价格方面取得平衡后能部分取代进口LE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2 15:34: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4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了半天是把12个LED封装到了一起,发光的原理和LS LED就不同。


    而且多个PN结的发光区域肯定比较大,色散的问题也就越难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4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拍砖喽!首先声明,我对电路、机械加工、光学等几乎一窍不通,拍错了的地方还请各位拿玉拍我,实在不行用金块拍也行!嘿嘿


                                                     砖头一、我觉得SL4开始的定位很正确,就是各项性能均衡,象AK-47:


    亮度够用,可以走夜路,10米以内的照明基本可以解决;


    时间够用,6小时左右,我认为时间是个次要性能;


    使用成本比较低,AA电池是关键,而且宽电压设计兼容锂电池,照顾高端使用;


    可靠性好,用LED是天然优势,AA电池也很容易买到,尾部开关很诱人;


    体积小,这个因素能把很多手电筒打败。


                                                     砖头二、成本方面我认为做得不好,加工问题不容忽视,外壳选择不锈钢我认为不是最优,因为加工成本居然要200多,建议高端产品中应用,低端采用铝合金,相应加厚外壳、简化外形;


    功能太繁杂了不好,导致电路部分成本增高,建议出两种甚至数种产品,象F-15和F-16一样高低搭配,发烧友等对产品有很高要求的使用高端产品,功能多,品质好,不烧手电但用手电频繁的其他朋友购买性能够用的低端产品。


    最后就是希望低端产品价格能在200元左右,高端嘛,我不烧手电,请同意我观点的发烧友定个心理价吧。


    另外,一个成功的设计并不在于它多么完美,而在于它的性能均衡,AK-47的成功、YF-22击败YF-23等事例一再说明,任何性能都好的产品是不存在的,一个性能突出,肯定会让另一项性能大打折扣!


           


    加一句,如果您不想要防爆证书,只想验证一下产品的防爆性能,我也许能到母校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在那里的实验室搞一下,但我不确定,过几天先跟我同学联系联系。那里的实验条件是:最大爆炸当量700克TNT,实验场地直径6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4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能不能联系工厂看看有没有能力制造类似于LS HD的LED,而不是用3*4个LED进行光色叠加,这样光色和成品的质量都很难保证,真的很想要一个光色和LSH-P差不多的手电,就等你的SL1了。


    真的希望不要是发蓝的颜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关心。


    现在问题的核心就是LED了。如果LED不够理想,那机械、电子、软件、功能设计等都没有发挥的基础了。毕竟这是照明用的手电,我就是用钛合金制造、装如1片ARM 32位CPU也无济于事。


    所以,还要盯紧厂家开发好些的L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29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靠LED本身聚光光色始终不理想,毕竟由发光原理和光的折射原理就已经决定了。看来还是得做反光碗聚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10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1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SUN兄不要让我们失望哟,我感觉自己做不好反光碗的话,不如去定购吧。可以找其他手电厂(小厂就行了)定做反光碗,那些手电厂的产品不过也就10来元,一个反光碗也值不了几个钱。反光碗一解决了,直接上那种散光LED就行了,聚光好光色也好,多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已经和LED厂商的研发经理通电话通报了测试情况。他们按照我的反馈意见,准备改进色散和芯片投影问题。据说要加一种散光粉(谁听说过这种东东?),并且改变透镜头部设计来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5-4 05:53 , Processed in 0.191188 second(s), 6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