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午终于收到EDDY的大头18650了!</P>
<P>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拆开,装入18650,点亮!</P>
<P>然后回家开始对手电进行简单的评测。</P>
<P>经过实验,发现它有2种点亮方法:一、长亮法(旋紧即为低档亮度,然后马上旋松再旋紧即为中档亮度,接着再次旋松旋紧即为中档亮度);二、点亮法(将尾盖旋到即将点亮却未点亮的时候,按尾部开关,第一次为低档亮度,第二次为高档亮度,第三次为中档亮度)。手电的记忆始终是低档亮度,不论在哪种亮度档位把手电关闭,再次点亮均为低档亮度。</P>
<P>先上2张手电全身图。<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摆在手里照一张,刚好比我手掌短一点点(用尺子大概量了一下,约16CM左右)。<br></P>
<P>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将尾部拆下,竖立,可见半碗黄水(不是我想象中的一碗黄水),大概是有些筒友说的碗太深的缘故吧!<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分解图,从左到右,分别为尾盖、筒身、大头。(在这里还想说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我收到的这个大头,尾盖内侧有2个小地方露白,猜测有可能是镀HA 3时刮伤的,也许只是个别情况)。<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大头个人照(将大头拆下后,在LED底座弹簧处发现有些许铝屑,大概是旋动摩擦时所产生的)。<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和指南针在一起的对比图。<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br>接下来开始测试光斑。</P>
<P>以下3张图测试距离90CM,环境为白天室内,左边为指南针3W,右边为大头18650。</P>
<P>第一张大头18650为低档亮度,可看出光斑明显较指南针小。<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第二张大头18650为高档亮度,光斑还是明显较指南针小(由于个人照相水平问题,这张照片显的明显偏黄,实际还是白色的)。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br></P>
<P>第三张大头18650为中档亮度,光斑仍然较指南针小(虽然大头18650为TXOJW,指南针为TWOJW,但是以我的肉眼也不能明显区别他们)。<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接着测试近距离的光斑。</P>
<P>环境为白天室内,左边为指南针3W,右边为大头18650。</P>
<P>第一张是6CM处,可奇怪的看出,指南针光斑明显比大头18650小,而且光斑非常的圆,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光斑,而大头18650的光斑外侧有明显的锯齿,这更加验证了筒友们说的使用LED时,光面碗比橘面碗更适合的观点。另外,中间有明显的黑圈,大概是距离太近了)。<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第二张是9CM处,情况基本上6CM处差不多。<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br>第三张是15CM处,大头18650的光斑外侧的锯齿已很难看出了,且由于距离合适,中间的黑圈也消失了。<br>
EDDY的大头18650的简单评测!
</P>
<P>从3张照片中可以看出,大头18650的泛光比指南针的大,这就是头大的带来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应该还是有用的,可照亮更多的范围。</P>
<P>2只手电在高亮状态下大概点了5到6分钟后,手摸指南针,有点微热,再摸大头18650,可感到有点点烫手了,不过一般情况下,除了亮骚,一般不会使大头18650工作在高档亮度的吧,中档亮度也够用了。</P>
<P>最后,说说自己对手里这个大头18650的不满之处,除了尾盖内侧有2个小地方露白以外,头部内侧也有一点很小很小的露白的地方,橘面碗最外侧有一点点电镀留下的痕迹,不过看光斑就可以知道这点并没有带来什么大的影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3 19:13: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