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lin 发表于 2013-6-30 0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论闷烧的严重程度如何(换一个说法,不论导热的好坏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达到热平衡,也就是手电热成 ...
原来如此,多谢指点。
非常好的测评。热成像也很高级。
时间的短了一点,我记得G10放桌子上20分钟也很有点烫手的
希望头身一体化设计的筒子多些,这样导热和散热确实会好些。
阿三。 发表于 2013-7-1 0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时间的短了一点,我记得G10放桌子上20分钟也很有点烫手的
一体化筒身的筒子
基本上十几二十分钟以后都会有“烫手”的感觉
虽然让人可能感觉不舒服,但也正常
感觉G10这类中等身材筒子1.5A左右电流已经很比较合适了
真要上到2A,散热能力再好也不行啊
看看
多謝測試,非常好,頂百下。
学习,学习
ym_csu 发表于 2013-5-27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大家对这个热成像不感兴趣。这仪器好像5w的样子
做的好啊,直观客观,多些这样的测试就好了